沉积岩标本鉴定报告(20101010)

发布者:孟凡超发布时间:2022-06-02浏览次数:24

1





沉积岩手标本及薄片

鉴定评分细则




作者:张 萌

单位:沉积地质研究院

日期:20101013

1、岩石编号B1-1(原始编号:新采样) 产地:四川攀枝花

手标本描述:(共50分)

灰白色(风化呈灰黄色)2分),中-粗粒砂状结构8分),块状构造

8分)

碎屑在岩石中约占85-90%2分),碎屑的粒径以0.31mm为主1分),分选中等2分)。碎屑多为次棱角-次圆状2分),磨圆中等1分)。碎屑成分主要由石英组成5分)。填隙物含量约为10-15%2分),主要是粘土质5分)。岩石为颗粒支撑2分),孔隙—镶嵌式胶结3分)


7分)初步定名:灰白色(或灰黄色)中-粗粒粘土质石英砂岩

显微镜下薄片鉴定:(共50分)

具中-粗粒砂状结构4分),碎屑在岩石中约占85-90%1分),碎屑的粒径以0.51mm粗粒砂为主1分),在碎屑中的含量60%左右1分),有0.250.5mm中粒砂35%1分),少量12mm巨粒砂约占5%1分),分选中等1分)。碎屑多为次棱角-次圆状1分),磨圆中等1分)

碎屑成分(共10分)Q端元(占碎屑的含量95%):以单晶石英(60%)和多晶石英(30%)为主,部分石英显波状消光,还见少量燧石岩岩屑、脉石英岩岩屑和变质石英岩岩屑(5%),偶见玉髓。4分)

F端元(约占碎屑含量的2%):可见具格子状双晶的微斜长石、卡式双晶的正长石、聚片双晶的斜长石。3分)

R端元(占碎屑的含量3%):少量泥岩岩屑(2%),偶见白云母和黑云母(黑云母部分已蚀变为绿泥石);重矿物有磷灰石、锆石等(<1%)。3分)

填隙物(共5分):在岩石中约占10-15%1分),其中包括粘土杂基(8-13%1分)(部分已经重结晶为高岭石粘土正杂基5-9%1分)和水云母粘土正杂基3-4%1分)和硅质、铁质化学胶结物(1-2%1分)

支撑类型及胶结类型4分):碎屑之间接触紧密,多呈凹凸-缝合线状接触,颗粒支撑,镶嵌式胶结。

成岩后生变化(各1分,共3分)

1)同生期:原杂基部分重结晶成高岭石粘土正杂基和水云母粘土正杂基;粘土溶蚀碎屑。

2)成岩—后生期:岩石经历强烈的压实压溶作用改造,颗粒接触紧密,多呈凹凸-缝合线状接触;粘土重结晶。

3)后生期:石英次生加大。


成因分析(共5分)

1)碎屑成分较简单,以单晶和多晶石英(常有缝合线状的晶间界线)、以及石英质岩屑为主,说明其来源区较单一,且部分石英具有微弱的波状消光,重矿物以磷灰石、锆石为主,推测其陆源区母岩性质为花岗岩(或岩浆岩)。2分)

2)碎屑成分以石英为主,分选、磨圆较好,其成熟度较高,说明岩石风化作用较强且经过较长距离搬运改造。2分)

3)颗粒接触紧密,正杂基多,还有似杂基,说明成岩后生作用强,沉降深度大。1分)

定名依据:中-粗粒砂状结构,Q端元含量>=95%,三角图投点位于第Ⅰ区,杂基含量<15%,故定名为:粗-中粒粘土质石英砂岩。

作出三角分类图(附加5分)


镜下特征素描图:5分)


6分)详细定名:灰白色(或灰黄色)中-粗粒粘土质石英砂岩


2、编号:B2-1(原始编号:35#

手标本描述:(共50分)

灰色、灰褐色2分),鲕粒结构8分),块状构造(或缝合线构造)8分),成分以方解石为主2分),岩石硬度低于小刀2分)、滴5%Hcl剧烈起泡2分)

鲕粒直径多为0.52mm2分),鲕粒含量约占整个岩石的7080%3分)。填隙物以亮晶胶结物为主3分),含量约占2030%4分)。胶结类型为孔隙-基底式4分),支撑类型为颗粒-杂基支撑4分)


6分)初步定名:灰(褐)色亮晶鲕粒灰岩

显微镜下薄片鉴定:(共50分)

1)矿物成分:以方解石为主2分),其含量7080%1分),可有少量白云石。

2)结构:鲕粒结构5分)

3)构造:缝合线构造5分)

4)粒屑组分(共10分)

鲕粒:以残余鲕和晶鲕(单晶鲕、多晶鲕)为主2分),少数薄皮鲕、放射鲕和压溶变形鲕2分),鲕粒直径多为0.51.8mm2分),部分鲕粒已被选择组构发生白云石化2分),含量占7080%左右2分)

少量生物碎屑:主要有三叶虫、介形虫、钙质海绵骨针等,含量约占1-5%(附加2分)

5)填隙物(共4分)

泥(微)晶基质(微屑、粉屑、小团粒),部分已重结晶成极细晶,含量约占520%2分)

亮晶胶结物,具栉壳状结构特征,有两个世代或三个世代,含量约1025%2分)

6)支撑类型及胶结类型:颗粒—杂基支撑2分),孔隙—基底式胶结

2分)

7)成岩后生变化(各1分,共4分)

成岩早期:第一世代亮晶方解石。

成岩晚期:第二、三世代亮晶方解石。

成岩-后生期:选择鲕粒发生交代或重结晶作用,形成残余鲕和晶鲕,部分鲕粒已被选择组构发生白云石化;泥晶基质重结晶为极细晶。

后生期:压溶变形鲕;发育缝合线构造,沿缝合线白云石化。


8)成因分析(共5分)

原始鲕粒类型以薄皮鲕和放射鲕为主,含正常海相生物碎屑,说明原始鲕粒形成于水不太深、水动力不太强、且盐度不太正常的低能海相环境。而后经强烈的成岩后生作用改造,选择鲕粒发生交代和重结晶,形成残余鲕和晶鲕。

2分)

鲕粒沉积环境的分析:鲕粒多、亮晶多,鲕粒沉积环境为高能;若填隙物中以泥(微)晶基质(微屑、粉屑、小团粒)为主,则鲕粒沉积环境为低能。

2分)

有的薄片中发育缝合线构造、变形鲕,说明成岩后生期经历了压实压溶作用。1分)


镜下特征素描图:5分)


5分)详细定名:灰(褐)色泥晶-亮晶(亮晶-泥晶)鲕粒灰岩





3.编号:B3-1 (Sc3.15) 产地:绵竹 寒武纪

手标本描述:(共50分)

暗灰色2分),粗—中粒砂状结构8分),块状构造8分)。碎屑在岩石中约占85%2分),碎屑粒径以0.40.8mm为主,分选中等—差,多为棱角状、次棱角状,磨圆差4分)。碎屑成分:主要由大小不一的、棱角状的石英(60%5分);灰白色的、可见解理、光泽暗淡的长石(510%5分)和黑、灰褐色等的岩屑(3035%4分)组成。填隙物含量约为15%2分),主要为粘土质。岩石为颗粒支撑,孔隙式胶结3分)


初步定名:暗灰色粗—中粒粘土质岩屑砂岩7分)


显微镜下薄片鉴定:(共50分)

粗—中粒砂状结构8分)。碎屑在岩石中约占85%,碎屑的粒径以0.40.8mm为主,分选中等—差。碎屑多为次棱角状、次棱角状,磨圆差。5分)

碎屑成分(共10分)

Q端元(占碎屑的60%):其中包括石英(占20%)和燧石岩岩屑、玉髓、石英粉砂岩岩屑、石英岩岩屑(占40%)。3分)

F端元(约占碎屑的8%):多呈棱角—次棱角状,可见具格子状双晶的微斜长石、卡式双晶的正长石、聚片双晶的斜长石。3分)

R端元(约占碎屑的32%):种类繁多,分选、磨圆差,有:岩浆岩岩屑(玄武岩、安山岩等岩屑)占15%;沉积岩岩屑(粘土质粉砂岩、粘土质岩、粘土质长石石英砂岩、碳酸盐岩等岩屑)占5%;变质岩岩屑(千枚岩等岩屑)占10%。还可见少量的绿泥石(约1%);重矿物(含量约1%)有:石榴石、凝灰石、赤铁矿等。4分)

填隙物:在岩石中约占15%1分),其中包括粘土杂基(8%2分)和碳酸盐质、硅质、铁质化学胶结物(7%2分)

支撑类型及胶结类型3分):颗粒支撑,孔隙—接触式胶结。

成岩后生变化(各1分,共3分)

1 同生阶段:粘土质杂基重结晶成正杂基,碎屑颗粒间有的受挤压成假杂基。

2 成岩—后生阶段:岩石受挤压强,假杂基及颗粒呈凹凸和压溶接触。

3 后生阶段:石英次生加大。


成因分析(共5分)

1 碎屑成分多样,物质复杂。但以岩浆岩、沉积岩和浅变质岩为主。

1分)

2 碎屑分选中等—差、磨圆差、长石及岩屑多,成分和结构成熟度均低,表明物质搬运不远、堆积快、离物源区近、以物理风化为主。2分)

3 颗粒接触紧密,正杂基多,还有假杂基,说明成岩后生作用强,沉降深度大。2分)

定名依据:碎屑中Q(石英+硅质岩岩屑)=60%F(长石+花岗岩岩屑)=8%R(其它岩屑+重矿物)=32%,三角图投点位于第Ⅶ区,故定名为:粗—中粒粘土质岩屑砂岩。

作出三角分类图(附加5分)


镜下特征素描图:5分)


详细定名:暗灰色粗—中粒粘土质岩屑砂岩6分)


4.编号:B4-1 (Sc1.9) 产地:华北 下古生代

手标本描述:(共50分)

灰绿色2分),中粒砂状结构8分),块状构造8分)。碎屑在岩石中约占80%2分),碎屑粒径以0.30.4mm为主,分选好。碎屑多为圆状,次圆状,磨圆好4分)。碎屑成分主要由石英组成4分)。填隙物含量约为20%2分),主要是自生矿物海绿石4分),多呈团粒状,海绿石常沿微细层理分布,而显出斜层理或平行层理3分)。岩石为颗粒支撑,孔隙—接触式胶结4分),胶结较致密、坚硬2分)


初步定名:灰绿色中粒海绿石石英砂岩7分)

显微镜下薄片鉴定:(共50分)

具中粒砂状结构8分),碎屑在岩石中约占80%,碎屑的粒径以0.25—0.4mm为主,分选好。碎屑多为圆状、次圆状,磨圆好。5分)

碎屑成分(共10分)

Q端元(占碎屑的含量>95%):绝大多数碎屑石英发生次生加大。碎屑石英磨圆度好,加大后晶形趋于自形,但加大边不规则,可窄可宽、可有可无,随石英粒间孔隙形状而定,不少石英显波状消光。还见少数玉髓和燧石。4分)

F端元(约占碎屑含量的4%):多呈次棱角状,表面较清洁,突起比石英高,有节理。可见具格子状双晶的微斜长石、卡式双晶的正长石、聚片双晶的斜长石。

3分)

R端元(占碎屑含量<1%):少量白云母、黑云母;重矿物有磨圆的重矿物—锆石、磁铁矿等,重矿物多集中沿层理分布。3分)

填隙物:在岩石中约占20%1分),其中包括作为次生加大胶结物的石英(占全岩的5%2分),以及作为自生矿物和胶结物的海绿石(占全岩的15%,多顺层分布,而显出层理来)2分)

支撑类型及胶结类型:颗粒支撑1分),孔隙—接触式胶结2分)

成岩后生变化(各1分,共3分)

  1. 同生阶段:自生海绿石的形成。因海绿石量多,多顺层分布,又见残余的黑云母,故部分海绿石可能由碎屑黑云母经海解而成。

  2. 后生阶段:Si02胶结物呈次生加大边围绕石英共轴生长。挤压强,石英多呈线接触。

  3. 表生阶段:海绿石多已水化成褐铁矿。


成因分析(共5分)

  1. 矿物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均高,故岩石经过长期的搬运、改造。

1分)

  1. 多为单晶石英,有钾长石、云母等,可能来自花岗岩、或再造的沉积岩。2分)

  2. 沉积区为海相环境,温暖,弱氧化—弱还原,弱碱性介质(海绿石的形成条件)。2分)

定名依据:Q端元含量>95%F端元仅4%,化学胶结物有次生加大石英,有自生的海绿石,三角图投点位于第Ⅰ区,故定名为:中粒海绿石石英砂岩/中粒海绿石石英岩状砂岩。

作出三角分类图(附加5分)


镜下特征素描图:5分)

详细定名:灰绿色中粒海绿石石英砂岩6分)


5.编号:B5-1 (Sc3.6) 产地:河北唐山 二叠系长城统

手标本描述:(共50分)

肉红色2分),不等粒砂状结构8分),块状构造8分)。碎屑在岩石中约占90%2分),碎屑颗粒大小不一,以中—粗粒为主,分选差。碎屑多为次圆状—次棱角状,磨圆中等4分)。碎屑成分:主要以石英和肉红色钾长石为主,次有岩屑、白云母等。其中石英无色透明4分);钾长石新鲜,呈肉红色,解理清楚,解理面上玻璃光泽强4分);白云母呈白色,珍珠光泽强4分)。填隙物含量约为10%2分),为粘土质2分)。岩石为颗粒支撑1分),接触—孔隙式胶结,胶结较致密2分)


初步定名:肉红色中—粗粒粘土质长石砂岩7分)

显微镜下薄片鉴定:(共50分)

具不等粒砂状结构8分),碎屑在岩石中约占88%2分),碎屑颗粒大小不一,以中—粗粒为主,分选差。碎屑多为次圆状—次棱角状,磨圆中等。

3分)

碎屑成分(共10分)

Q端元(占碎屑的60%):以单晶石英(40%)和多晶石英(20%)为主。

3分)

F端元(占碎屑的35%):可见具格子状双晶的微斜长石、卡式双晶的正长石、聚片双晶的斜长石,约占碎屑的25%;花岗岩岩屑和花岗片麻岩岩屑,共占碎屑的10%4分)

R端元(占碎屑的5%):有少数细粒长石砂岩岩屑和呈圆状、无定向的水云母粘土岩岩屑,还可见少量白云母、黑云母,约占碎屑的3%;重矿物有锆石、电气石、凝灰石等,共占碎屑的2%3分)

填隙物:在岩石中约占12%1分),其中包括粘土杂基(10%)(部分已经重结晶为高岭石正杂基)2分)和硅质、铁质化学胶结物(2%2分)

支撑类型及胶结类型:颗粒支撑1分),孔隙—接触式胶结2分)

成岩后生变化(各1分,共3分)

1 同生期:原杂基部分重结晶成高岭石正杂基,粘土溶蚀碎屑。

2 成岩—后生期:粘土围绕长石和石英重结晶。

3 后生期:长石及石英的次生加大。


成因分析(共5分)

  1. 从碎屑的成分及含量可推测,沉积物来自花岗岩及花岗片麻岩。

1分)

  1. 长石含量较多,碎屑的分选、磨圆均不好,故搬运不远。1分)

  2. 长石多且较新鲜,说明气候干燥,不利于化学风化。2分)

  3. 杂基多,搬运介质密度和粘度较大,似密度流。1分)

定名依据:碎屑中Q(石英)=60%F(长石+花岗岩屑)=35%R(其它岩屑+云母+重矿物)=5%,三角图投点位于第Ⅳ区,故定名为:中粗粒粘土质长石砂岩。

作出三角分类图(附加5分)


镜下特征素描图:5分)

详细定名:肉红色中—粗粒粘土质长石砂岩6分)


6.编号:B6-1 (Sc3.2) 产地:四川绵竹 汉旺 T3

手标本描述:(共50分)

灰色、灰褐色2分),鲕粒结构8分),块状构造8分)。成分以方解石为主,岩石硬度低于小刀、滴5%Hcl剧烈起泡5分)

鲕粒直径多为0.40.5mm2分),鲕粒的含量约占整个岩石的70%5分);偶尔可见生物碎屑,含量约5%2分)。填隙物以亮晶方解石为主4分),含量约占25%2分),胶结类型为孔隙式3分),支撑类型为颗粒支撑2分)


初步定名:灰(褐)色亮晶鲕粒灰岩7分)


显微镜下薄片鉴定:(共50分)

  1. 矿物成分:以方解石为主5分)

  2. 结构:鲕粒结构5分)

  3. 构造:缝合线构造。5分)

  4. 粒屑组分(共10分)

鲕粒:以藻鲕为主,少数复鲕和压溶变形鲕2分),鲕粒直径多为0.51mm,鲕粒形态多样,受核心控制2分),鲕粒核心多为生物碎屑,有海百合、三叶虫、腕足、软体等2分)。含量占70%左右2分)

生物碎屑:主要有海百合、海胆、有孔虫,含量约占12%

2分)

5 填隙物(共2分)

泥(微)晶基质(微屑、粉屑、小团粒),含量约占25%1分)

亮晶方解石,具栉壳状结构特征,有两个世代或三个世代,含量约2023%1分)

6 支撑类型及胶结类型2分):颗粒—杂基支撑,孔隙—基底式胶结。

7 成岩后生变化(各1分,共5分)

同生期:藻参加鲕粒形成作用,颗粒发生泥晶化边。

成岩早期:第一世代亮晶方解石。

成岩晚期:第二、三世代亮晶方解石。

后生期:压溶变形鲕;发育缝合线构造。

表生期:方解石脉;渗滤砂;偶见粒内、粒间溶孔。


8 成因分析(共5分)

藻鲕特征:色暗,富有机质,既有同心状也有放射状构造,同心圆不太规则、特别密集,非机械作用能造成的,边缘不规则。1分)

藻参加鲕粒的形成作用,说明水不太深、水动力不太强。1分)

有部分渗滤的微屑、粉屑、小团粒等,位于亮晶中间,与全岩石的颗粒、鲕粒大、亮晶多的高能环境不相符合,故为渗滤砂。1分)

有的薄片中缝合线构造发育、藻鲕挤压变形强烈,说明成岩后生作用强。1分)

孔隙少见,不是好的储集岩。(附加2分)

有的薄片中缝合线构造发育,说明成岩后生期经历了较强压实压溶作用

1分)

镜下特征素描图:5分)

详细定名:灰(褐)色微晶—亮晶藻鲕灰岩6分)


7.编号:B7-1 (Sf1.2) 产地:四川马角坝 D3

手标本描述:(共50分)

灰—深灰色2分),微晶结构8分),块状构造8分),成分以白云石为主7分)岩石硬度低于小刀4分),粉末滴5%Hcl微弱起泡7分),粉末滴镁试剂染成蓝色7分)


初步定名灰—深灰色微晶白云岩7分)

显微镜下薄片鉴定:(共50分)

1 矿物成分及含量:以微晶白云石为主5分),其含量98100%

5分)

2 结构、构造:极细晶—微晶结构8分);纹层状构造、鸟眼构造

8分)

3 成岩后生变化(各2分,共6分)

准同生期:微晶白云石化。

早期成岩:白云石重结晶,出现鸟眼构造。

表生期:细晶方解石脉充填。


4)成因分析(共5分)

有的可见残余纹层状构造1分),因白云石化、重结晶较强,使镜下见纹层构造不很清楚,肉眼在有的薄片还可见到。有较大的极细晶白云石集合体,呈鸟眼状分布,系重结晶作用形成的鸟眼构造2分)。有纹层状构造、鸟眼构造及微晶白云石大量存在,均说明岩石的形成环境属潮上带与蓝藻有关2分)


镜下特征素描图:5分)


详细定名:灰—深灰色纹层状、具鸟眼的极细晶—微晶白云岩8分)

8